第三届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举办
12月23日,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指导,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京津冀三地的21位专家学者、实践工作领域代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建设”主题,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两个维度,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新视角,交流探讨其实践路径的新经验、新举措,为推进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委主任王都伟致开幕辞。他表示,举办研讨会是北京市民族工作领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成果展示。要持续强化思想引领,按照中央、市委有关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发挥理论研究的旗帜引领作用,不断开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阐释的新境界,不断创新推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探索的新路径,不断总结首都民族工作基层实践的新经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加快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出北京贡献。要积极促进成果转化,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理论阐释、政策解读、路径探索、基层实践和成果展示等任务目标,形成北京特色的民族工作品牌项目;发挥首都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提升研讨会的层次水平,发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职能作用,加大研究工作的统筹,做好课题征集、发布、结集出版,在理论阐释方面多出精品力作;把研讨成果运用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重点任务紧密结合,与“四个中心”“四个服务”的首都发展要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注重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做法,形成生动的北京实践。要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加强研讨会服务平台建设,注重激发广大专家学者、各领域实践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加强“铸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推进民族工作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充实壮大青年专家学者队伍,建立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为党的民族工作培养更多接地气、知民情、解民忧的学术骨干、实践工作骨干。
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周景晓主持开幕式
主旨发言:王延中
主旨发言:高永久
主旨发言:关凯
主旨发言:赵小兰
主旨发言:李丽京
主旨发言:赖生亮
在主旨发言中,发言专家分别从政策理论解读、历史研究阐释、典型个案剖析等方面进行论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延中阐述了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六大重点要求,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的权威解读。南开大学民族事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高永久论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一条主线”到“一线两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导向。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院长、教授关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五大特性的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华文明何以传承数千年而始终保持统一的原因。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赵小兰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论述了高校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城区委牛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丽京从提出“和合牛街”理念,擦亮老品牌、打造“和合牛街2.0”的新举措入手,全面总结了牛街街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创新成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赖生亮从策办展览展陈、活化利用革命文物、加强学术研究等方面,分享了抗战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新经验。
交流发言:郑大华
交流发言:陈纪、代洪宝
交流发言:彭勇、崔乐泉
交流发言:高希、王艺
交流发言:伊利贵、宋颖
交流发言:王永生、张燕
交流发言:穆洁、吴希宾
在交流发言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郑大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陈纪、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代洪宝、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勇等专家学者,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馆员崔乐泉、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高希等各领域实践代表,以及朝阳区安贞街道办主任陆黎丽、石景山区委金顶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军亮等基层实践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充分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社长苏发祥作总结陈述
北京市民族宗教委副主任丁希松致闭幕辞
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王薇主持闭幕式
本届研讨会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探讨,既有工作方向指引又有经验交流互鉴,为大家贡献了一场高水平的铸牢主题研讨会,给所有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社长苏发祥作为本届研讨会总评议人在总结陈述时表示,各位发言人的报告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见解深邃,代表了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最前沿成果,具有深厚的学理支撑,全面展示了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实践路径新探索,也为进一步推动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工作出谋划策,贡献了智慧。
为筹办好本届研讨会,主办单位于今年初开始设计选题并面向社会公开征稿,同时结合北京市民族工作重点任务和重点课题研究,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近10场次。先后以社会征集、定向约稿、专题研讨会遴选等多种方式征集参会稿件近百篇,为成功举办研讨会奠定了扎实基础。
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副司长张世保,北京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副主任陈玲,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办一级巡视员张喜发,河北省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崔晓辉,天津市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董玉文,北京市民族宗教委一级巡视员彭博等领导出席会议。本届研讨会得到了天津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民族团结杂志社、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的大力支持。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及市区统战民宗工作部门干部等共15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