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各族青少年“艺”心筑梦主题(北京)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8月15日晚,2024年各族青少年“艺”心筑梦主题(北京)交流活动在民族剧院圆满落幕。在为期七天的交流活动中,来自祖国六地的120名各族青少年共同编织了一段难忘的交融与梦想之旅。国家民委民族团结促进司一级巡视员李钟协,中央民族歌舞团党委书记张庆安,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丁希松,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宗教事务局)党组成员、副主任(副局长)张诚等领导出席闭营仪式。
今年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以“艺”心筑梦为主题,是国家民委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全国试点示范项目之一,从四个方面不断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深化交流。一是扩大活动“覆盖面”。首次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直播的全新模式,邀请六地各族青少年开启“艺”心筑梦之旅。二是聚力打造“京品牌”。立足首都“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资源优势,打造“行走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三是实现交流“零距离”。大家吃、住、行、学、游、娱在一起,实现了融情、融通、融心。四是保持活动“高热度”。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体系,整合权威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各族青少年风采,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闭营仪式上,孙小涵、沈奕君等8名营员荣获“石榴籽”奖;崔静书、次旦平措等20名营员荣获“勇攀高峰”奖;严炷媚、阿比达·阿卜来提等20名营员荣获“精诚团结”奖;丁增平土、沈元阳等20名营员荣获“朝气蓬勃”奖;才仁巴毛、智美达哇等20名营员荣获“其乐融融”奖;陈非一、樊子超等32名营员荣获“美美与共”奖;王佳艺、陈天悦等8名志愿者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郑梦婷、拉增永吉等17名老师荣获“优秀老师”称号。
来自西藏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洛桑贡觉荣获“石榴籽”奖,他说:“这次来北京参加交流活动,最令我难忘的是踏入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的那一刻,我被校园里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震撼。看到哥哥姐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勇争先,我更加坚定努力学习、追求梦想的决心。”
“我带队的20名各族青少年,来自延边州6所学校,经历了7天的交流互学,情感交融,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和蜕变。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且难忘的回忆。”吉林省安图县第三小学校大队辅导员侯金梅向记者表示。
闭营仪式后举行了联欢活动。联欢活动由全体师生倾心创编,巧妙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以及丰富多样的乐器演奏完美融合,演绎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展演节目,诠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以及中华文化深邃广博的特性。北京营员、志愿者高声同唱《北京欢迎你》,传递着跨越地域的深情厚谊与团结共进的精神力量,新编京剧《定军山》、谐钦《和亲路》、歌曲《石榴花开》等节目轮番上演,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器乐合奏《梁祝与赫拉里》,民乐串烧《骏马》等节目,选取了多地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悠扬的琴声、动人的舞蹈、深情的歌词描绘出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幸福场景,传递了六地各族青少年同心筑梦、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
本次交流活动是北京、新疆、青海、吉林、西藏、内蒙古六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国家民委等部门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创新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架起了六地青少年心灵相通的桥梁,奏响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