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美京城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报设计入选参展作品展示(四)

时间: 2023-05-31       来源:

为贯彻落实中央、市委民族工作会议要求,广泛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组织发起“石榴花开美京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报设计作品征集展示活动。

近期,“荟萃56”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入选作品,展现首都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丽首都、共建伟大祖国,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作者:刘杨欣蕊

作品整体画面以暖色调为主,突出民族团结、祥和的温馨氛围。采用两个圆融合渐变的形式,在交汇处嵌入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元素和京城代表性建筑故宫,表达了首都各族群众对民族团结幸福之花常开长盛的美好祝愿。



作者:张佳祎

作品以传统剪纸纹样作为整体风格,融入首都标志性建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各族少女相互行揖礼的形象,寓意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作者:栾奕

作品主体图形为石榴花剪影围合成北京市的城市轮廓,石榴花剪影的颜色采用了京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宫墙红”、“宫瓦黄”、“松石绿”、“青金蓝”,寓意古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现今丰富生动、多元一体的北京特色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作者:崔虹

作品展示了五件国家级文物,印证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红山文化玉龙,这件文物可上溯到五千年以前,印证了中华“龙”文化符号在长城以北地区的古老历史。鎏金铜牛,反映了西夏时期该地区畜牧、农耕兼并的生产方式,冶金工艺和雕塑技术,是各民族经济和文化交融的见证。唐蕃会盟碑,中唐时期在大昭寺前刻石立碑,碑面以汉、藏两种文字铭刻盟文,强调“社稷协同如一”,表达了历史上各民族追求团结、向往统一的美好愿望。驼钮“常宜之印”铜印章,是两汉时期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历史印证。羽人划船纹小铜鼓,积淀着西汉时期红水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在中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壮、布依、傣、侗、水、苗、瑶、彝等各民族文化相通相融的历史。



作者:李心怡

作品画面由数双手围成圆环,与其方向一致的水流汇向“民族团结”中心。表达首都各族群众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思想内涵。



作者:余丹洋

作品用“沙燕风筝”代表北京城市形象,风筝穿越的金色星环由56颗星星构成,象征56个民族缺一不可、共同闪耀。赤红的石榴花丛与“沙燕风筝”遥相呼应,寓意首都各族儿女同心向未来,携手共创美好生活。